- 公司新聞
- 您當前位置:首頁》公司新聞
如何選擇適合處理發酵液的離心機?
時間:[2025-10-22 ] 來源:瀏覽16次
選擇發酵液離心機的核心邏輯是匹配物料特性與生產需求,需按4個關鍵維度逐步篩選,避免功能錯配或成本浪費。
1. 優先看發酵液核心特性:這是選型的基礎,直接決定設備能否適用
? 固液比:固液比>5%(如酵母發酵液)選(高處理量);固液比<5%(如亢生素發酵液)選碟式離心機(高校分離);微量固體(如酶制劑)選管式離心機(高精度)。
? 物料粘度:粘度>100cP(如高濃度菌絲發酵液)優先管式或臥螺;粘度低則碟式、臥螺均可,優先選碟式提升效率。
? 顆粒大小:顆粒<10μm(如細jun菌體)選管式或碟式(分離精度高);顆粒>50μm(如真jun孢子)臥螺、碟式均可,臥螺更經濟。
2. 匹配生產規模與操作模式
? 實驗室/小批量(<100L/天):選(間歇操作,占地小)或小型三足式離心機(成本低)。
? 中試/中等規模(100-1000L/天):選碟式離心機(可連續/間歇,靈活適配產能)。
? 大規模生產(>1000L/天):須選臥螺離心機(完全連續操作,耐負荷波動,無需頻繁停機)。
3. 結合目標產物需求
? 若目標產物在菌體中(如酵母細胞內蛋白):需設備具備強固液分離能力,優先臥螺(可快速收集菌體)或碟式(菌體回收率高)。
? 若目標產物在上清液中(如亢生素、酶):需設備分離精度高,避免菌體殘留影響后續提純,優先管式或碟式(上清液澄清度優于臥螺)。
? 若需同步萃取(如某些有ji酸):直接選離心萃取機,一步完成分離與提取,減少工序。
4. 權衡成本與運維難度
? 初期成本:管式<三足式<碟式<臥螺(臥螺設備投資高,適合大規模長期生產)。
? 運維成本:臥螺自動化程度高,人工成本低,但備件(如螺旋葉片)維護貴;管式、碟式人工操作多,但維護簡單,適合小產能場景。